当前位置:首页 > 精神文明

2015年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四化管理活动工作简报(第7期) 最美交通人(九)——记济宁汽车总站杨晓瑞

发布日期: 2015-03-23 12:45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分享

 

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四化管理活动

工作简报

第7期

(总第54期)

济宁市交通运输 局文明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2015年3月19日

最美交通人(九)

——记济宁汽车 总站杨晓瑞

   

    在济宁汽车总站服务台,总能见到这样一位外表端庄、举止得体、笑容甜美的姑娘,她时而为前来咨询的旅客提供 各种服务,时而接听热线来电,时而穿梭在候车大厅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服务……。她就是济宁汽车总站温情服务班成员、优秀志愿服务 者---杨晓瑞。
    帮助别人感到的是快乐。“能帮我倒一杯水吗?”在济宁汽车总站的候车室,一位中年女乘客拿着一个杯子来到服 务台,试探性地对杨晓瑞说。杨晓瑞微笑着接过乘客的杯子,为她倒满了一杯热水,“请端好别烫着”,女乘客高兴地接过水杯,连声道谢。 “不客气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杨晓瑞笑着回答道。就是这样不过在简单的一件小事,杨晓瑞每天要重复上百次、上千次,但乘客一句简单的 “谢谢”就让她心中充满了快乐。
    2013年夏天的一个中午,候车室里一位70多岁的老年人引起了杨晓瑞的注意。“当时他徘徊在服务台,好像有什 么事,看到这个情况后,我就主动上前去询问。”杨晓瑞说,走近后才发现,这位老人颤巍巍的手里拿着5块钱,原来他要回金乡胡集,但差3 块钱的车费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了解情况后,杨晓瑞直接从口袋里掏出3块钱,帮这位老人买了车票并送上车。“3块钱对于我个人来说算不了 什么,但对有需要的人来说就是回家的路费,能帮助别人,我自己也很高兴。”杨晓瑞笑着说。
    连续3年当选标准化服务示范岗。2014年,经过激烈的角逐,杨晓瑞凭借个人实力,从12个人当中当选为汽车总站 标准化品牌服务示范岗成员,这已经是她连续三届当选了。当选后,她感觉到责任更大了,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。
    迎门导乘、前台接待、旅客订票等这些繁琐的工作,就是杨晓瑞每天必须做的,不仅考验着与乘客相处的能力,还 需要掌握车站内的业务技能,这就需要她必须具备扎实娴熟的业务本领,为迅速掌握服务技能。她利用下班时间找来视频,学习英语和哑语, 不懂的英语就向同事请教,为了学好哑语还专门到聋哑学校进行哑语手势训练。济宁至潍坊过路320公里,直达377公里……这些里程、站点、 票价,杨晓瑞已经熟记于心,脑海中就像有一张客车时刻表一样,面对乘客的不同问题,她都能够对答如流。踏实工作又谦虚好学的她,经常 得到同事的赞许和乘客们的褒奖。
    创新工作方法,推出特色服务。5年的时间,杨晓瑞也获得了不少工作经验,她不光将这些经验展现在工作当中, 还创新了工作方法。她提出的“温情服务,地毯式搜寻”服务法,就是她在候车厅巡视服务时发明的。“有两个进站口,但由于服务班人员少 ,加上乘客多,这样就不容易发现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,通过在候车室来回巡查就很容易发现一些老幼病残等重点旅客,更好地去帮助他们乘 车。”杨晓瑞说。
    为了更好的服务乘客,杨晓瑞还提议实行“双向追问”,一是追问乘客对服务班所提供的服务满不满意,另一个就 是服务自查,反思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。“之前一直都在调查乘客满不满意,但很有可能乘客的不满意,问题出现在自己的身上,通过这 种方式,发现问题,然后改正,更好的服务旅客。”杨晓瑞说。
    枯燥、重复甚至有时还会受委屈的一份工作,杨晓瑞却做得津津有味,她不仅仅是当成工作来完成,更是成为快乐 的来源之一。“工作是生硬的,但是注入感情去真诚地服务旅客,旅客才能够感受到温馨,乘客的一句‘谢谢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,尽自己 的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,我感到这是一种快乐。”杨晓瑞说。在平凡的岗位上,凭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努力,2014年杨晓瑞被市文明办、 市交通运输局授予“十佳文明服务标兵”称号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
济宁市交通运输 局文明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责任编辑:陈晓红

编辑:田 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E-mail:trjnjt@126.com

网站标识码:3708000012

主办单位:济宁交通运输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