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喜报 | 济宁交通两案例入选省级交旅融合示范案例

发布日期: 2024-12-04 17:09 信息来源: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分享

近日,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交通运输厅、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公布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的通知》,名单遴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20个。其中,我市“红色征途—微山湖旅游区水陆综合交通线”入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,“邹城美丽儒风路”入选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示范案例。入选数量全省并列第一。

图片1.png

图片6.jpg

图片7.jpg

【入选案例1】红色征途—微山湖旅游区水陆综合交通线

红色征途—微山湖旅游区水陆综合交通线位于济宁市微山县,为山东省“鲁风运河”廊道旅游公路精品路线,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--微山湖旅游区的重要门户通道和文化旅游生态廊道。路线全长34.88公里,项目依托微山湖红色文化资源、生态湿地景观、景区景点特色,将水上航线与陆上旅游公路一体衔接,实现高速公路至5A级景区入口5分钟通达,打通了“快进”旅游通道,通过水上线路与环岛公路的衔接构建“慢游”体系,结合区域内步道设施、轮渡、小火车等出行体验方式,综合形成了“水路+公路+小火车+步道”的游憩线路。沿线配套露营营地1处、旅游驿站7处、观景台3处、景观节点10处,将微山岛最美的风景、分散的资源串成线、连成片,有力推动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和持续发展。

【入选案例2】邹城美丽儒风路

邹城市以创塑“美丽儒风路”品牌为抓手,坚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,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充分衔接。实施交通主干路建设、旅游公路改造提升工程,完善“交通+专线”旅游交通服务,深入挖掘孟子故里人文地理文化,实施公路净化、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农村公路沿线增设公路驿站、港湾式停靠站、观景台、休息区等服务设施,打造美丽儒风农村路30余条,通过自然文化资源融入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以路引景,以景连线,打造“美丽儒风路”145公里,将邾国故城、峄山等历史遗迹和文旅资源与“美丽儒风路”建设有机融合,农村环境持续改善,“修一条路、造一片景、活一方经济、富一方百姓”,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,丰富了“邹东深呼吸”旅游品牌内涵。

“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”目的是评选出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突出,旅游资源富集、对区域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的交旅融合成果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更好助力交通强国和旅游强国建设。

近年来,我市高度重视旅游公路建设,印发实施《济宁市文化旅游路网布局规划(2023-2030年)》,为聚力创建“儒风水韵 路景融通”独具特色的旅游公路品牌奠定基础。下一步,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路、旅游路、资源路建设,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,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



网站标识码:3708000012

主办单位:济宁交通运输局